隐私政策

隐私政策

最后更新日期:2025年6月23日生效日期:用户勾选同意或首次使用服务之日起

最后更新日期:2025年6月23日
生效日期:用户勾选同意或首次使用服务之日起

一、适用范围
1、适用对象:所有注册或使用 “通联智客” APP 的用户。
2、覆盖功能:
 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览、聚合聊天(多微信管理)、人工介入、加好友、消息收发与转发、群发、朋友圈营销、自动打招呼、AI 回复配置、知识库管理、AI 投喂训练、关键词回复、标签管理、AI
 总结聊天记录、素材管理、通讯记录等全部功能模块。
3、特别说明:
 针对微信能力相关功能(如登录、联系人、群、消息、朋友圈、标签等操作)及 AI 技术应用的数据处理规则,将在以下条款中详细说明。
二、信息收集与使用
收集信息类型:(一)账号与登录信息:1、首次登录时的设备信息、二维码登录记录;二次登录的设备 ID。2、微信登录相关信息(如微信 ID、头像、昵称),用于实现多微信管理功能。(二)微信生态数据:1、联系人信息:通讯录列表、好友及群聊的简要/详细信息、标签分组、群分组。2、群聊数据:群成员列表、群公告、群二维码等。
3、消息记录: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、文件等消息内容,用于 AI 回复、关键词回复、聊天记录总结等功能。4、朋友圈数据:朋友圈内容、点赞 / 评论记录,用于自动点赞、评论及营销推广。
(三)AI 功能相关信息:1、知识库内容、用户上传的话术库、聊天记录中的高质量对话(经用户同意后收录),用于 AI 模型训练与优化。2、模型选择、回复间隔等配置信息。(四)操作行为数据:1、加好友、群发消息、朋友圈发布、标签管理等操作记录,用于功能统计与用户行为分析。2、消息发送量、人工介入数据等数据总览信息。(五)设备与安全信息:1、设备型号、操作系统、IP 地址、登录日志,用于账号安全防护、异常登录检测及反作弊。信息使用场景:(一)核心功能实现:1、多微信管理:同步消息、管理联系人及群聊、实现消息收发与转发。2、AI 服务:基于用户配置和数据训练模型,提供智能回复、文案生成(如群发、朋友圈文案)、聊天记录总结等功能。3、营销推广:通过标签分组、精准群发、朋友圈自动互动等功能,帮助用户进行客户管理与营销。(二)安全与合规:1、账号安全:检测异常登录、防止账号盗用。2、合规审计:留存必要操作记录,配合监管要求(如交易记录、聊天记录追溯)。(三)服务优化:1、分析用户使用习惯,优化功能体验(如 AI 回复效率、群发策略)。
三、微信生态数据处理规则
(一)微信登录与授权:1、通过微信官方接口获取用户授权信息,仅用于实现多微信管理功能,不存储微信账号密码。2、登录成功后保持账号在线,同步聊天消息时遵循微信数据同步规则,不恶意获取非用户主动操作的数据。(二)联系人与群聊数据:1、获取通讯录、群成员等信息时,仅用于用户在 APP 内的管理操作(如打标签、群发),不向第三方共享。2、检测好友关系、添加 / 删除好友等操作,均基于用户主动触发,不擅自执行批量操作。(三)消息与朋友圈数据:1、接收消息时,仅用于用户在 APP 内的查看、回复及管理(如转发、撤回),不篡改消息内容。2、朋友圈互动(点赞、评论、发布)均由用户设置规则后自动执行,不涉及未经授权的隐私内容获取。
(四)数据存储与权限:1、微信相关数据存储于本地设备或加密服务器,用户可通过 APP 删除个人操作记录(如聊天记录、朋友圈互动记录)。
四、AI 技术应用的隐私说明
(一)知识库与模型训练:1、用户可自主创建、管理知识库,上传的话术库仅用于对应 AI 模型的训练,不对外共享。2、收录聊天记录至知识库时,默认仅收录用户主动标记的 “高质量对话”,未标记内容不自动收录。(二)AI 回复与内容生成:1、AI 回复内容基于用户设置的规则和知识库生成,不涉及用户未授权的个人信息调用。2、AI 生成的群发文案、朋友圈文案等内容,用户可编辑或删除,平台不存储用户自定义内容。(三)模型选择与数据隔离:1、支持用户自主选择 AI 模型,不同用户的训练数据相互隔离,确保隐私安全。
五、信息共享与披露
(一)第三方合作方:1、用户可自主创建、管理知识库,上传的话术库仅用于对应 AI 模型的训练,不对外共享。2、收录聊天记录至知识库时,默认仅收录用户主动标记的 “高质量对话”,未标记内容不自动收录。(二)法律强制披露:1、若因司法、行政等法律要求,需披露用户信息时,将在合法范围内配合,并尽可能提前通知用户。
六、用户权利保障
(一)信息查询与更正:1、用户可通过 APP【我的】页面查询个人数据(如账号信息、操作记录、AI 配置),并更正头像、昵称等非敏感信息。(二)数据删除与账户注销:1、注销账户后,平台将在 30 天内删除用户个人数据(如聊天记录、AI 训练数据),但法律要求留存的交易记录、安全日志等除外。(三)权限管理:1、用户可随时关闭非必要权限(如位置信息),但可能影响部分功能使用(如基于位置的营销推广)。
七、信息安全与存储
(一)安全措施:1、技术层面:采用 SSL 加密传输、数据脱敏、异地灾备,已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(三级)测评。2、管理层面:实施数据分级保护、员工保密协议,限制内部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。(二)存储期限:1、操作日志、临时缓存数据保留 180 天,交易相关记录(如订单、支付信息)保留 5 年以配合税务审计。2、AI 训练数据、聊天记录等用户自定义数据,随账户注销或用户主动删除而清除。
八、政策更新与通知
(一)更新机制:1、隐私政策变更时,将通过 APP 弹窗、站内公告等方式提前 7 天告知用户,重大变更(如扩大数据收集范围)需重新获取用户同意。(二)用户确认:1、用户继续使用 APP 即视为同意更新后的政策,若不同意可选择注销账户。
九、账号注销
1、注销路径:用户可通过「我的」页面点击「设置」,在设置列表中找到「账号注销」选项,按页面提示操作。
2、注销后果:账号注销后,将无法使用该账号登录本平台
十、其他条款
1、争议解决:因本政策引起的纠纷,由通联智客运营方所在地法院管辖。2、2、解释权:本政策最终解释权归通联智客运营方(中诚蓝蜂(武汉市)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)所有。
十一、联系我们
1、如果您认为您的个人信息权利可能受到侵害,或者发现
 【侵害个人信息权利的线索,您可以在【我的】-【设置】,进入关于我们与我们联系。我们核查后会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反馈您的投诉与举报。
2、其他问题:可发送邮件至:3053788867@qq.com。联系电话:17538646726
 

一、适用范围

1、适用对象:所有注册或使用 “通联智客” APP 的用户。

2、覆盖功能:
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览、聚合聊天(多微信管理)、人工介入、加好友、消息收发与转发、群发、朋友圈营销、自动打招呼、AI 回复配置、知识库管理、AI 投喂训练、关键词回复、标签管理、AI
总结聊天记录、素材管理、通讯记录等全部功能模块。
3、特别说明:
针对微信能力相关功能(如登录、联系人、群、消息、朋友圈、标签等操作)及 AI 技术应用的数据处理规则,将在以下条款中详细说明。

二、信息收集与使用

收集信息类型:
(一)账号与登录信息:
1、首次登录时的设备信息、二维码登录记录;二次登录的设备 ID。
2、微信登录相关信息(如微信 ID、头像、昵称),用于实现多微信管理功能。
(二)微信生态数据:
1、联系人信息:通讯录列表、好友及群聊的简要/详细信息、标签分组、群分组。
2、群聊数据:群成员列表、群公告、群二维码等。

3、消息记录: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、文件等消息内容,用于 AI 回复、关键词回复、聊天记录总结等功能。
4、朋友圈数据:朋友圈内容、点赞 / 评论记录,用于自动点赞、评论及营销推广。
(三)AI 功能相关信息:
1、知识库内容、用户上传的话术库、聊天记录中的高质量对话(经用户同意后收录),用于 AI 模型训练与优化。
2、模型选择、回复间隔等配置信息。
(四)操作行为数据:
1、加好友、群发消息、朋友圈发布、标签管理等操作记录,用于功能统计与用户行为分析。
2、消息发送量、人工介入数据等数据总览信息。
(五)设备与安全信息:
1、设备型号、操作系统、IP 地址、登录日志,用于账号安全防护、异常登录检测及反作弊。
信息使用场景:
(一)核心功能实现:
1、多微信管理:同步消息、管理联系人及群聊、实现消息收发与转发。
2、AI 服务:基于用户配置和数据训练模型,提供智能回复、文案生成(如群发、朋友圈文案)、聊天记录总结等功能。
3、营销推广:通过标签分组、精准群发、朋友圈自动互动等功能,帮助用户进行客户管理与营销。
(二)安全与合规:
1、账号安全:检测异常登录、防止账号盗用。
2、合规审计:留存必要操作记录,配合监管要求(如交易记录、聊天记录追溯)。
(三)服务优化:
1、分析用户使用习惯,优化功能体验(如 AI 回复效率、群发策略)。

三、微信生态数据处理规则

(一)微信登录与授权:
1、通过微信官方接口获取用户授权信息,仅用于实现多微信管理功能,不存储微信账号密码。
2、登录成功后保持账号在线,同步聊天消息时遵循微信数据同步规则,不恶意获取非用户主动操作的数据。
(二)联系人与群聊数据:
1、获取通讯录、群成员等信息时,仅用于用户在 APP 内的管理操作(如打标签、群发),不向第三方共享。
2、检测好友关系、添加 / 删除好友等操作,均基于用户主动触发,不擅自执行批量操作。
(三)消息与朋友圈数据:
1、接收消息时,仅用于用户在 APP 内的查看、回复及管理(如转发、撤回),不篡改消息内容。
2、朋友圈互动(点赞、评论、发布)均由用户设置规则后自动执行,不涉及未经授权的隐私内容获取。

(四)数据存储与权限:
1、微信相关数据存储于本地设备或加密服务器,用户可通过 APP 删除个人操作记录(如聊天记录、朋友圈互动记录)。

四、AI 技术应用的隐私说明

(一)知识库与模型训练:
1、用户可自主创建、管理知识库,上传的话术库仅用于对应 AI 模型的训练,不对外共享。
2、收录聊天记录至知识库时,默认仅收录用户主动标记的 “高质量对话”,未标记内容不自动收录。
(二)AI 回复与内容生成:
1、AI 回复内容基于用户设置的规则和知识库生成,不涉及用户未授权的个人信息调用。
2、AI 生成的群发文案、朋友圈文案等内容,用户可编辑或删除,平台不存储用户自定义内容。
(三)模型选择与数据隔离:
1、支持用户自主选择 AI 模型,不同用户的训练数据相互隔离,确保隐私安全。

五、信息共享与披露

(一)第三方合作方:
1、用户可自主创建、管理知识库,上传的话术库仅用于对应 AI 模型的训练,不对外共享。
2、收录聊天记录至知识库时,默认仅收录用户主动标记的 “高质量对话”,未标记内容不自动收录。
(二)法律强制披露:
1、若因司法、行政等法律要求,需披露用户信息时,将在合法范围内配合,并尽可能提前通知用户。

六、用户权利保障

(一)信息查询与更正:
1、用户可通过 APP【我的】页面查询个人数据(如账号信息、操作记录、AI 配置),并更正头像、昵称等非敏感信息。
(二)数据删除与账户注销:
1、注销账户后,平台将在 30 天内删除用户个人数据(如聊天记录、AI 训练数据),但法律要求留存的交易记录、安全日志等除外。
(三)权限管理:
1、用户可随时关闭非必要权限(如位置信息),但可能影响部分功能使用(如基于位置的营销推广)。

七、信息安全与存储

(一)安全措施:
1、技术层面:采用 SSL 加密传输、数据脱敏、异地灾备,已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(三级)测评。
2、管理层面:实施数据分级保护、员工保密协议,限制内部人员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。
(二)存储期限:
1、操作日志、临时缓存数据保留 180 天,交易相关记录(如订单、支付信息)保留 5 年以配合税务审计。
2、AI 训练数据、聊天记录等用户自定义数据,随账户注销或用户主动删除而清除。

八、政策更新与通知

(一)更新机制:
1、隐私政策变更时,将通过 APP 弹窗、站内公告等方式提前 7 天告知用户,重大变更(如扩大数据收集范围)需重新获取用户同意。
(二)用户确认:
1、用户继续使用 APP 即视为同意更新后的政策,若不同意可选择注销账户。

九、账号注销

1、注销路径:用户可通过「我的」页面点击「设置」,在设置列表中找到「账号注销」选项,按页面提示操作。

2、注销后果:账号注销后,将无法使用该账号登录本平台

十、其他条款

1、争议解决:因本政策引起的纠纷,由通联智客运营方所在地法院管辖。
2、2、解释权:本政策最终解释权归通联智客运营方(中诚蓝蜂(武汉市)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)所有。

十一、联系我们

1、如果您认为您的个人信息权利可能受到侵害,或者发现
【侵害个人信息权利的线索,您可以在【我的】-【设置】,进入关于我们与我们联系。我们核查后会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反馈您的投诉与举报。

2、其他问题:可发送邮件至:3053788867@qq.com。联系电话:17538646726

 

  • toolbar